乐清市人大代表 郑素阳 2月6日,晚上
-------------------------------------------------------------------------------------------------------------------------------------
1月31日,柳市镇在严密防控之下,依然出现了几例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柳市镇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管理,并面向全镇招募志愿者,来协助开展劝导工作。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党员和村干部,我当仁不让地报了名,加入了防疫劝导戴口罩志愿者的行列。
成为志愿者后,我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每天走街串巷,劝导行人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对聚集的人群进行劝离,分发由爱心志愿者捐赠的口罩。虽然天气比较寒冷,但是我们还是花了两天时间把责任区的每一个地方都走了一遍,让每个未戴口罩的行人都有口罩。在劝导的过程中,我们耐心向村民讲解如何预防病毒,如何正确地佩戴口罩,以及劝导他们不要随意出门,特别是对外来人员进行记录和检查。

郑素阳在村出入卡点执勤 (曾温乐 摄)
虽然会遇到一些不理解我们工作的人,但是经过我们再劝导,也都慢慢开始配合我们的工作。看着大家欣慰的笑脸,寒风再怎么吹,心都是温暖的。
除了防疫劝导志愿者,我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智广村的组织委员。每周三天,我与村干部、社区工作者一起,守在村出入口,轮班值守,对进出人员进行仔细询问、严格登记,对外来车辆及人员坚决制止、积极劝返……
村里一旦有任何异常情况,同事一个电话,我就立马赶到现场了。一天下来,有时候忙的饭也顾不上吃,但是身为人大代表和党员,我们的责任就是为人民服务,不管在多么危机的情况下,我们都要第一个冲上去!
临近晚上8点,冬日的街头寒意阵阵,我和同事们依然坚守在村入口处的防疫劝导点。全镇各个村口、小区外……这些劝导点就像小小的细胞,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免疫功能”,相信我们很快就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北白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镇人大代表、才头社区书记陈龙 2月1日,晚上
------------------------------------------------------------------------------------------------------------------------------------
此刻,窗外万家灯火星星点点亮起,结束今天的防控巡查,我再度回到了老家这间清冷的屋子。刚刚和家人挂了电话,道一声平安,没再多说什么,声带连续超负荷工作,这样的通话其实也挺奢侈的。
已经进入防控工作开展的第10天,也是我从家里搬出来的第9天。每次晚上给家人打电话前,总是犹豫再三。一面想听到家人的声音,确认他们都好好的,一面又怕听到他们为我担心。大过年的,我天天劝村民们待在家里,可自己却一天也没能和家人一起。他们就算埋怨我两句也没什么,但是这两天,听到的都是关心和担心。做家人,我真不太合格。
还记得农历大年二十九,北白象镇才头社区办公楼装扮一新。大家一面站好最后一班岗,一面分享准备如何除旧迎新。网络上不断传来疫情消息,让我惴惴不安。而才头社区位于北白象镇中心,人口密集且流动性大,连日大量从湖北返村的人员涌入社区,危机四伏。医院刚刚诊断我患声带息肉,要手术。我思来想去,拨通了医院的电话,取消手术。声带手术后要等三个月才能说话,可防控工作一刻也等不了。

陈龙(右一)仔细询问各村卡点情况,查看人员出入登记落实情况 (杨琴华 摄)
当天,我们社区就启动部署了全面排查计划。干部们全员出动,不漏一户人家,仔细筛查。我在村里走啊走,越走越纠结。一边让别人少出门,自己却每天在挨家挨户的巡查,一边医生让我少说话,可……看到不戴口罩的村民和来来往往的外来人员,我又怎么可能不多叮嘱两句。我越是心急,就越喊不出话,力不从心的感觉让人无助。
没时间喝水,没时间歇脚,不知道连续排查了多少时间,重复了多少次“少出门,多洗手,戴口罩”“是不是从湖北返乡,有没有与湖北返乡人员接触”,但我们知道,多停留一刻,就可能让病毒多一次传播的机会。这是一场战役,为了胜利,我们必须争分夺秒。两天一夜,208名湖北入村人员全部排摸完毕,并逐个劝告到位,居家观察至少14天。
连日来,社区内的10个村都各自设立检查点,重点居家隔离人员“一日两访”。每敲开一户人家,听到一句:“没问题。”“我们都挺好的。”我的心就放下一些。终于,居家隔离的人数开始下降了,体温异常的没有再新增。
看着这份名单,我才突然感觉到,喉咙热得像是冒了烟,努力“咿咿呀呀”讲话,旁人也只能听到沙哑的声响。早上原本想好了要买点润喉片,再看看时针指向深夜,哪还有什么药店还开着啊。
今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天气格外好。窗外,阳光很暖,鸟叫得特欢,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但是我知道,平静之下,危机四伏。这场战争,没有硝烟,没有炮火,却事关人命。
上午,我敲开湖北返村居家隔离人家的门,他们笑着跟我说,日子都过得挺好的,啥也不缺。这不就是我们基层人员每天做这些事的目的吗?
这个年,大家安全了,我们也心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