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人大常委会 关于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2022年10月24日乐清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 第十一次主任会议通过) 乐清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近年来,市政府围绕文旅事业大建设大发展大融合的战略决策和市委相关部署要求,大力推进新时代文化乐清建设,努力提升旅游品质、旅游业态,持续在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下力气、花功夫,为乐清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在品牌影响力、配套服务能力、专业队伍建设、关键要素破解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和不足。为此,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创新思维,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积极探索文旅融合规律,围绕《省文旅厅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精神,继续加大文旅融合发展力度,深入挖掘“山海乐清”文化基因,打造好山海文化展示高地等6大文化高地,精心打造“千年古县”核心景区,形成“山、海、湖、河、城”五位一体的旅游新场景。深刻认识文旅工作的战略性地位和市党代会报告“重振雁荡雄风”的要求,加快重振雁荡雄风的步伐,并对乐清“十古”等全市文旅资源进行统一保护、规划、开发和营销。强化顶层设计,严格高标准实施规划,优化功能及空间布局,确保文旅资源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开发。 二、挖掘资源,把准文旅融合发展契合点。深入研究我市各景区性质、旅游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结合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目标,做强富有乐清独有魅力的现代旅游。加大对历史人文资源特别是具备世界影响力资源的挖掘、发扬和保护力度,讲好乐清文化故事,加速研究成果向文旅转化利用。大力促进农业、工业、数字、教育、科技等相关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形成立体化、多样性的旅游体系。提升文旅产业发展水平,充分利用新兴媒体,构建全方位宣传营销体系,扩大文化旅游宣传的整体效应和放大效应,打造文旅消费高地。 三、强化服务,提高文旅融合发展硬实力。强化组织保障,确保规范合理运营,合力推进文旅事业发展。完善配套设施,健全旅游集散中心、景区基础设施、市内交通路网等体系,协调推进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和文旅融合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创新数字化手段运用,开发城市大脑智慧文旅系统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提升文旅服务水平,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全链条服务,为游客提供更美好的旅游体验。 四、外引内培,夯实文旅融合发展源动力。组建文旅专家库,特别是发挥好本地专家学者的助推作用,为我市文旅融合科学、规范、健康发展献智出力。尽快编制文旅人才培训规划,合理设置学校文旅专业,强化对文旅从业人员的管理和素质教育培训,切实提升文旅产业人才的服务水平,优化文旅队伍结构。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通过项目带动,着力引进创新型、科技型、管理型、营销型文旅专业人才,为我市文旅融合水平提升添砖加瓦。 五、面向市场,激活文旅融合发展强磁场。建立灵活开放的投融资环境体系,认真研究上级文旅政策,向上争取文旅产业资金、税收等优惠政策,并坚持市场化运作,建立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运机制,激发社会资金、民营资本投资活力。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以发展的眼光为文旅项目用地预留更多城乡建设用地指标,通过优化城乡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用好用活各类土地优惠政策,多途径破解文旅项目建设用地供求矛盾。 以上审议意见,请市政府按照监督法的有关规定研究办理,并于2023年6月底前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研究办理情况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