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汇报报告
关于我市中小学招生工作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18-11-29 | 信息来源:乐清人大

 

乐清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20181128日)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监督工作计划的安排,从今年10月份开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天青召集教科文卫工委成员、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和部分中小学校长,就我市中小学招生工作管理情况召开专题座谈会,并组织工委成员到教育局开展调研,听取教育局关于我市招生工作情况的汇报;调研组还走访了虹桥中学和乐成一中,听取校委会成员和一线教师代表的意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2018学年,我市招生工作坚持“阳光招生”和“零择校”政策,采取划片招生、户籍为主、核定班额、网上报名、分批录取、超额电脑派位的招生办法,妥善解决入学难和入学公平问题。各中小学总体学位能满足学生入学需求,全市社会面保持平衡有序、良性向好的招生格局。

(一)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今年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首次进行同步招生、同步录取。公办学校统一实行电脑随机分班,全市所有公办小学、初中在不举行统一测试的基础上,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共140多所小学、初中起始年段840多个教学班、35000多名新生实行随机均衡分班,学校通过采用抽签等方式决定教师任教班级,力求各班级师资配备整体均衡。

(二)完善招生政策。一是提前报名时间。二是调整报名条件。取消小产权房批次,将原来三个批次调整为父母拥有不动产批次、确需跨乡镇工作生活的本市居民子女和符合条件的新居民子女两个批次。进一步明确不动产权的要求。增加了政策照顾学生类别。包括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以及从教10周年以上乡村教师。三是简化新居民子女入学手续,从20176个条件减少为3个条件,只要求提供儿童预防接种证、一年社保缴纳证明、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

(三)有效解决入学难问题。统筹出台分类措施,逐步推进施教区调整,包括城北片区划入乐成一中施教区、翁垟一中和翁垟三中实行双施教区等。妥善解决山老区进城务工人员和新居民子女入学问题,落实新居民子女享受与城镇居民子女同等待遇政策,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照以实际居住地相对就近原则入学。

(四)及时处置违规招生问题。严格控制招生、班级规模,严禁超计划招生。重点惩治招生与培训机构的违规行为。开展违规招生明查暗访工作,设立违规举报电话,建立定期反馈监督机制。及时查处相关学校的违规招生行为,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二、存在的问题

(一)“割青招生”愈演愈烈

一些民办学校存在委托校外培训机构开培训班和辅导班进行招生或通过学科考试或竞赛进行招生等现象,明的不行暗中来。这些民办学校从六年级上学期开始“预订”学生,逐步提前到五年级下学期,甚至有的学生四年级就被“预订”了。高中招生时,有的学生甚至初二就被“预订”了。造成的后果就是六年的学习内容提前到五年之内就学完,初中三年的学习内容两年就要学完,严重违背教学规律,扰乱正常的教育秩序,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由于家长的焦虑心理以及家长对部分民办学校的品牌信任,许多学生家长只能让孩子报名参加社会培训机构的课外培训,参加这种提前选拔,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另外,由于公办学校只能在规定时间开展招生,而民办学校可以私下违规提前招生,就形成了民办学校对优质生源的虹吸效应。

此外,市外民办名校在我市私下提前违规招生,更是加剧了我市部分民办学校提前掐尖招生的现象。

(二)政策执行监管不到位

民办学校未实行电脑分班。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立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都已经实行新生随机均衡分班,学校通过采用抽签等方式决定教师任教班级;而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均未执行该项规定,没有开展电脑分班,仍然存在改头换面的重点班。

有的民办学校违规超计划招生。一些民办学校为了追逐利润,无视教育局招生政策,超计划招收学生,并将额外学生学号挂靠在其他学校。对此,如果严格执行规定,可能会连累无辜的孩子,导致社会不稳定。虽然教育局也处罚了超计划招生的学校,核减该学校明年相同的招生计划数,但缺乏进一步加重惩罚的手段。

民办学校收费高。《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九条规定:“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但是,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不得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全部用于办学”。而我市一些民办学校收费一涨再涨,我市民办学校捐资费以分定费,从几万元到十五万元不等,有的甚至更高,一些民办学校收费及票据使用不规范。

(三)学校招生情况公开化不够

部分学校没能按照教育局的要求,把本校的招生工作方案,通过校园网、宣传栏、校讯通等广泛宣传,同时就本校的招生范围、招生程序、录取方式等事项发布公告,并在校园网和各村居公示。

招录进程公布不及时。除了阳光招生的五所小学外,一般的学校都以开学分班代替招生信息公开,招生录取情况没有按照报名批次公开,特别是补报、补录程序不明确不公开。

(四)校网布局与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相适应

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校网布局已难以适应需求,特别是中心城区和柳白新区入学压力过大。如中心城区有大量的新增住宅小区,再加上今年南草垟小学、南马小学、东山南小学拆迁,学生需要分流到中心城区,但是中心城区仅有2所小学,校舍及班级规模均难以满足需求,压力很大。据对建设路小学的调研得知,今年他们已经临时增加招收2个班级,明年的招生会更加困难。又如丹霞路小学,不动产批次人员子女50多人分流后,户籍生还超招生计划60多人,目前平均班额在51人以上。柳白新区有大量的外来民工子女没能进入到合法的学校学习,只能到非法民工子弟学校读书。

另一方面偏远地区学生的数量一直在减少。如岭底乡小学201675人,201762人,201845人,新生仅招了5人;雁荡海岛寄宿小学2016年有学生92人,2017年有学生65人,201844人,新生仅招了2人。大量的学生集聚到市区和中心集镇,对我市校网布点规划、学校建设和施教区划分提出了新的要求。

(五)“最多跑一次”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政府各数据系统还没有很好地整合,在招生工作中还存在“多头证明”的现象,与“让数据多跑路,让数据说话,让群众少跑路”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监管,严厉处罚违规行为

对校外培训机构与某些民办学校联合违规开展学科考试和知识竞赛,达到割青招生、掐尖招生目的的现象,市政府要组织力量,深入开展排查取证,坚决予以打击,以维护良好的教育生态、教育秩序,保持公平的教育环境。

对违规超计划招生的,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更有力的惩罚措施,使得所有学校都对“规定”产生敬畏之心,不敢违反招生计划的规定。对于挂靠卖学号的学校,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二)规范管理,公办和民办学校一视同仁

重点督促民办学校实行电脑随机分班规定。要对民办学校招生工作进行规范,借鉴外地好的做法,即自主招生和电脑摇号招生各占适当比例,给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市政府要制定民办学校收费标准,实行收费政府指导价。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民办学校收费价格监管,遏制过度逐利行为。当然,政府也要重视民办学校,爱护民办学校,应提早拉拉袖子、提提醒,规范招生及收费流程,使民办学校在正规办学的道路上前进。

(三)多措并举,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均衡发展

调整中小学布局方案,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市区和重点集镇要加快新学校、新校舍的建设步伐,市区要尽快启动晨曦路小学、实验小学东山校区建设等,抓紧解决人口集聚带来的就学问题;柳白新区要采取建新校与挖潜力相结合的措施,缓解新乐清人子女就学的压力;高度重视乡村教育工作,切实提高乡村教育水平。逐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完善校际联动机制,建立优质学校联系薄弱学校制度,通过联合办学、结对共建等方式,打破教育建制壁垒,促进山老区学校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四)增加透明度,推进“阳光招生”

各学校要通过校园网、宣传栏、校讯通等渠道,广泛宣传本校的招生工作方案,同时就本校的招生范围、招生程序、录取方式等事项发布公告,并在校园网和各村居公示。招录取情况按照报名批次公开,补报、补录程序都要予以明确和公开,真正做到“阳光招生”。

(五)为民服务,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通过与大数据管理中心对接融合,打破公安、人社、新居民服务管理和不动产权登记等部门界限,重组招生服务流程,以实现“零证明”招生、“零证明”入学。